长春工业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刊上市 | 《戏剧与影视评论》2018年第二期

[复制链接]

56

主题

77

帖子

3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11:5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黑小匣!
《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2018年第二期现已上市
欢迎大家前往“南大黑匣子”淘宝店选购



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文学系创办立足戏剧、影视前沿
始终用最卓越的文字
捍卫最真的评论
本期导读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 Live)是近年来新兴的戏剧传播形式,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不
少国家都取得很大成功。本期刊发陈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与戏剧剧场的危机》一文,是与费春放教授《“剧本戏剧”的盛衰与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商榷,她认为作为一种媒介化复制品,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的成功证明,媒介化时代观众对“现场性”的感受已经从
“身体的现场性”转向“媒介的现场性”,这不是戏剧的希望,而是戏剧的危机。这种影像吞噬戏剧的危机主要是戏剧剧场这一特定形态的危机,它也证明了20世纪以来从历史先锋派到后戏剧剧场走上自立化、“再剧场化”道路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她还指出,费春放教授以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为例进行的后戏剧剧场理论批判,显然建立在对《后戏剧剧场》的误读和对中国戏剧现状的误判基础上,因此是缺乏说服力的。
        实际上,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戏剧艺术要保持原教旨的纯粹性,既不可能,也没有多少意义。本期“晨子看戏”为我们分析了《伊丽莎白》《莫扎特》《摇滚莫扎特》这几部备受追捧的音乐剧,它们的成功之处正在于面对时代文化所作的积极回应。
        中国古典戏曲的现代转型,始终是令戏剧学者兴奋的话题。近几年,福建省梨园戏实
验剧团的创作相当引人注目,本期推出的周慧玲《谁需要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兼论梨园戏新编》、黄斌《王有道的悲剧──评现代梨园戏〈御碑亭〉》和织工《传统的陷阱:
谈梨园戏〈朱买臣〉和〈吕蒙正〉》三篇文章,分别讨论了梨园戏处理新编剧目和传统剧目的不同路径。有趣的是,周慧玲批评《御碑亭》的创新点,正好是黄斌对它的激赏之
处。织工则通过分析梨园戏《朱买臣》和《吕蒙正》的得失,指出“传统”对戏曲的意义
只是创作资源,而不是判断艺术高下的标准。
        近年来,“戏剧构作”已经成为戏剧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期“剧场调研”推出一组
有关戏剧构作的访谈和评论,希望这个专题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戏剧构作在欧洲剧院运作和戏剧教育中的历史与现状。
        本期“别处看戏”《讲一个中国故事》评论了近两年百老汇和外百老汇上演的四部关于中国的戏剧(《杂音》《极乐世界》《抓个现行》《中国制造》)。作者指出,朱宜的《杂音》写出了当代中国的复杂性,而另外三部作品则难免在资本和权力运作下充
满对他者的想象与偏见。
        影视方面,2017年贺岁电影《芳华》应该是近年来少有的能让不同年龄段观众都动容的国产电影,王韫佳教授的《芳华:每个人的回忆都带着滤镜》不偏不倚地写下了她对《芳华》的切身感受。马纶鹏从“文化隐喻和文人风格”的角度解读了许鞍华《明月
几时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期“剧本推介”推出青年诗人张杭的作品《月亮的南交点》。这部作品荣获第三
届“全球泛华青年剧本创作竞赛”首奖,它以千禧年的北京为背景,在一整片待拆除的简易楼社区内,还住着一对不肯搬走的母女,而一名不速之客的到来,揭开了家人之间
隐忍二十年的秘密。在节制而凝练的传统形式之下,包裹的是作者的愤怒与同情。诗人
王炜为本剧撰写的导读中,称其为“具有纯粹的青年心灵力量的剧作”。
陈 军
     
本期目录
◎ 前沿剧评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与戏剧剧场的危机──兼与费春放教授商榷 / 陈恬 / 006
谁需要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兼论梨园戏新编 / 周慧玲 / 019
王有道的悲剧──评现代梨园戏《御碑亭》 / 黄斌 / 025
“传统”的陷阱:谈梨园戏《朱买臣》《吕蒙正》 / 织工 / 031

◎ 晨子看戏
当一切已发生──音乐剧《伊丽莎白》《莫扎特》和《摇滚莫扎特》观后 / 郭晨子 / 040

◎别处看戏
讲一个中国故事──从当下百老汇和外百老汇的中国叙事谈朱宜的《杂音》 / 孙冬 / 048

◎ 影视评论
芳华:每个人的回忆都带着滤镜 / 王韫佳 / 055
《明月几时有》之文化隐喻和文人风格 / 马纶鹏 / 063

◎ 剧场调研·戏剧构作专题
戏剧构作概念浅析 / 李亦男 / 071
戏剧构作系列访谈 / 李亦男 采访、整理 / 083
戏剧构作的维度 / [德]凯·图赫曼 作,黄亦平 译 / 096
戏剧构作在英国(或许,企踵可待) / [英]乔尔·安德森 作,高音符、王安妮 译 / 105

◎ 剧本推介
张杭的青年之夜 / 王炜 / 113
月亮的南交点 / 张杭 / 122
◎ 封面、封二 《御碑亭》剧照,元味摄影
◎ 封三 征稿启事



前沿剧评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与戏剧剧场的危机──兼与费春放教授商榷 / 陈恬 / 006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 Live)是近年来新兴的戏剧传播形式,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不 少国家都取得很大成功。本期刊发陈恬《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与戏剧剧场的危机》一文,是与费春放教授《“剧本戏剧”的盛衰与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商榷,她认为作为一种媒介化复制品,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的成功证明,媒介化时代观众对“现场性”的感受已经从 “身体的现场性”转向“媒介的现场性”,这不是戏剧的希望,而是戏剧的危机。这种影像吞噬戏剧的危机主要是戏剧剧场这一特定形态的危机,它也证明了20世纪以来从历史先锋派到后戏剧剧场走上自立化、“再剧场化”道路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她还指出,费春放教授以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为例进行的后戏剧剧场理论批判,显然建立在对《后戏剧剧场》的误读和对中国戏剧现状的误判基础上,因此是缺乏说服力的。

谁需要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兼论梨园戏新编 / 周慧玲 / 019
王有道的悲剧──评现代梨园戏《御碑亭》 / 黄斌 / 025
“传统”的陷阱:谈梨园戏《朱买臣》《吕蒙正》 / 织工 / 031

        中国古典戏曲的现代转型,始终是令戏剧学者兴奋的话题。近几年,福建省梨园戏实 验剧团的创作相当引人注目,本期推出的周慧玲《谁需要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兼论梨园戏新编》、黄斌《王有道的悲剧──评现代梨园戏〈御碑亭〉》和织工《传统的陷阱: 谈梨园戏〈朱买臣〉和〈吕蒙正〉》三篇文章,分别讨论了梨园戏处理新编剧目和传统剧目的不同路径。有趣的是,周慧玲批评《御碑亭》的创新点,正好是黄斌对它的激赏之 处。织工则通过分析梨园戏《朱买臣》和《吕蒙正》的得失,指出“传统”对戏曲的意义 只是创作资源,而不是判断艺术高下的标准。

晨子看戏
当一切已发生──音乐剧《伊丽莎白》《莫扎特》和《摇滚莫扎特》观后 / 郭晨子 / 040

        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戏剧艺术要保持原教旨的纯粹性,既不可能,也没有多少意义。本期“晨子看戏”为我们分析了《伊丽莎白》《莫扎特》《摇滚莫扎特》这几部备受追捧的音乐剧,它们的成功之处正在于面对时代文化所作的积极回应。

别处看戏

讲一个中国故事──从当下百老汇和外百老汇的中国叙事谈朱宜的《杂音》 / 孙冬 / 048

        本期“别处看戏”《讲一个中国故事》评论了近两年百老汇和外百老汇上演的四部关于中国的戏剧(《杂音》《极乐世界》《抓个现行》《中国制造》)。作者指出,朱宜的《杂音》写出了当代中国的复杂性,而另外三部作品则难免在资本和权力运作下充 满对他者的想象与偏见。
剧场调研·戏剧构作专题

戏剧构作概念浅析 / 李亦男 / 071
戏剧构作系列访谈 / 李亦男 采访、整理 / 083
戏剧构作的维度 / [德]凯·图赫曼 作,黄亦平 译 / 096
戏剧构作在英国(或许,企踵可待) / [英]乔尔·安德森 作,高音符、王安妮 译 / 105

   近年来,“戏剧构作”已经成为戏剧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期“剧场调研”推出一组 有关戏剧构作的访谈和评论,希望这个专题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戏剧构作在欧洲剧院运作和戏剧教育中的历史与现状。

影视评论

芳华:每个人的回忆都带着滤镜 / 王韫佳 / 055
        
        2017年贺岁电影《芳华》应该是近年来少有的能让不同年龄段观众都动容的国产电影,王韫佳教授的《芳华:每个人的回忆都带着滤镜》不偏不倚地写下了她对《芳华》的切身感受。

剧本推介《月亮的南交点

    本期“剧本推介”推出青年诗人张杭的作品《月亮的南交点》。这部作品荣获第三 届“全球泛华青年剧本创作竞赛”首奖,它以千禧年的北京为背景,在一整片待拆除的简易楼社区内,还住着一对不肯搬走的母女,而一名不速之客的到来,揭开了家人之间 隐忍二十年的秘密。在节制而凝练的传统形式之下,包裹的是作者的愤怒与同情。诗人 王炜为本剧撰写的导读中,称其为“具有纯粹的青年心灵力量的剧作”。
张杭的青年之夜 / 王炜 / 113
月亮的南交点 / 张杭 / 122


购书指南:
价格:新刊单本18元,过刊单本15元
        合订:17年合订100元(6本)


线上购买:
淘宝店铺:南京大学黑匣子剧场
淘宝搜索:南大黑匣子戏剧与影视评论
=线上只提供往期合订与17年起最新期单行本=
=合订价格均全国包邮哦,单行本价格以上架价格为准=
每周周五发货哦!

机构合作:
工作日联络:025-89686486


最后贴上《戏剧与影视评论》的征稿启事
每个热爱电影、戏剧的观众,这本杂志为每一个想要表达的人敞开大门,欢迎你们的投稿~

征稿启事

        《戏剧与影视评论》是本刊编辑部与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戏剧出版社合作创办的双月期刊,主要发表针对戏剧与影视作品的评论文章。欢迎各位踊跃投稿。
(一)本刊栏目
(1)前沿剧评:国内最新上演的戏剧作品的批评文章。
(2)经典重读:用新的视角与观念重读经典戏剧文本。
(3)别处看戏:中国大陆以外最新上演的戏剧作品的推介文章。
(4)影视评论:国内外经典或新近上映的影视作品的评论文章。
(5)剧场调研:针对国内戏剧市场、剧团生存状况及戏剧受众的调查与研究文章。
(6)剧本推介:国内原创剧本和国外优秀剧作译本,以及相关的评介文章。
(二)稿件要求
        本刊倡导以问题为中心和主线的评论文章,文风介于学术论文与报刊随笔之间。鼓励作者对当下戏剧与影视作品提出个性化的批评。来稿以5000—10000字为宜,未曾在国内外媒体(报刊、图书、网络等)公开发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一律采用尾注。
(三)投稿须知
        来稿请在邮件主题栏注明“投稿:作者名字-文章题目”,发送至本刊投稿信箱:
        dramareview@126.com。
        请同时提供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联系地址、邮编、电子信箱、电话号码等)。
        本刊将对所有拟刊用稿进行编辑技术处理,如作者不愿接受,请在来稿时声明。迄投稿之日三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来稿一般不退,请务必自留底稿。稿件一旦录用,寄送样刊及稿费。
《戏剧与影视评论》编辑部



南大黑匣子
邮箱:nandaheixiazi@163.com
新浪微博@南京大学仙林黑匣子剧场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
@蒋公的面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12-23 05:52 , Processed in 1.7811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